文章篇號:五十B  2023年7月29日初稿,2025年3月1日增補

警告:本文含有「成人情節」,未成年及不喜歡的人士不要觀看

初稿是「清代奇案 秀才貪色藏匿人妻起冤獄」,因點閱率太低,所以用這個故事替補。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自網絡(但有些配圖會無端消失,請諒!) 

「厭勝」意思係「厭而勝之」,「厭」通「壓」,指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壓制、壓伏、戰勝人、物或妖魔鬼怪的目的。

清朝末年,有一位退了休的官員向族人講述他在廣東新安縣(即今天寶安縣,當年香港也是寶安縣的轄區)擔任縣令(七品縣官)審理過的一宗奇案,他的目的是想告誡後輩日後有機會為官時一定要審慎而行,同時亦要知道木匠厭勝術之可畏!

話說有農家子阿寳,因生來挑瘦文靜不堪落田耕作,但因家貧不能入學,阿寶父母便央求在新安縣城開葯店的族叔收阿寶當學徒,一方面學習一方面讀書識字,族叔亦鍾意阿保聰明伶俐,所以便答應了。

族叔喜歡喝酒,每次晚飯時一定叫阿寶去對面的燒臘店買燒臘和燒酒。

新安縣城是個小地方,沒有專賣酒的商戶,往往由燒臘店兼賣,因為好酒之徒會順便買些燒臘以佐酒。

⭣今天的燒臘店示意圖

阿寶初到時只有十三歲,對面燒臘店老闆娘很喜歡這個聰明伶俐少年,待他來買酒時特別送他多一點燒酒和燒豬骨,如是者便習以為常,族叔亦見怪不怪。

四年之後,阿寶十七歲,樣子生得丰神俊朗齒白唇紅,燒臘店老闆娘眼見他一日一日的長大,心裡萌生了邪念,在阿寶來買酒時便用指甲抓一抓他掌心,阿寶此時已知人事,他心裡明白這是什麼一回事。

燒臘店的老闆每隔三日就會落鄉搜購豬鵝雞鴨等食材,他晚飯後出門,第二日凌晨才返回到自己的燒臘店,阿寶住在他的對面已經有四年,自然知道他的習慣。

阿寶見燒臘店老闆娘雖然年紀比自己大一點,但膚色雪白容貌嬌美,那身段更是豐腴婀娜早就看上了,如今 既然知道她對自己有意,便日思夜想如何得以接近她一親香澤。

有一日,族叔多喝了兩杯後忽覺頭痛,因此吩咐阿寶提早關好店門便回房睡覺,阿寶難得有此機會,他思量再三,這晚應該係燒臘店老闆下鄉買貨的日子,他一時大膽起來溜了出外,只見對面燒臘店樓上有燈亮起,他便拾起一小石塊向樓上的窗櫺丟去。

老闆娘推開窗門查看,見阿寶紅著臉蛋嬌美如若少女,一時便心動起來,加以當時街上寂靜無人,於是招了阿寶過去。

她下樓開門迎了阿寶入內,關好門後便牽著阿寶往樓上走,俗語說不怕人知、只怕人見,他倆入房後便吹燈滅燭,脫了衣服上了床來,阿寶在老闆娘引導之下便雲雨起來好不快活……

阿寶初試雲雨情之後,便對老闆娘念念不忘,思量與她長久之計…

那天他對族叔說想返夜學讀書,族叔亦對侄子有心求學而感到安慰,還鼓勵他努力用功。

原來新安地方十分貧困,窮家而有上進心的子弟往往要日間工作,晚飯之後才上私塾。 阿寶上了私塾後便跟塾師說,自己隔三日就要夜晚留在葯店調制草葯無暇上課,請求塾師先發給他功課,他收了功課後便退堂離開, 不用多說,他是悄悄地溜到燒臘裡跟老闆娘鬼混。時光飛逝就是這樣兩人混了二年,一直都神不知鬼不覺。

老闆娘大阿寶五歲,她常對阿寶說:「如果老闆死了,我就嫁給你!」

因為當地的風俗喜歡娶年長一點的女子為妻以方便幫忙家務,大五年不算得是什麼,但阿寶對老闆娘只抱著玩弄之心,並無娶她為妻之意! 

那一年中秋節,夜塾放假,一班同學相約出郊外步月,阿寶便跟族叔說:「今晚與同學一起聚會賞月,明天一早才回來開店。」 晚飯後他便沖沖地離去。

豈料步月期間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同學們在野外連避雨之處也沒有,於是眾人使沖沖的散去,各自歸家去了。

阿寶當時衣衫盡濕十分狼狽,幸而沒多久便雲收雨歇,明月復照。

阿寶獨自返回葯店已是二更時分(約晚上九時),他站在門外叫了一陣子門,可是店內仍是靜悄悄的,估量族叔已經熟睡,如果驚醒他恐怕會惹來責罵,阿寶正思量如何渡夜之際,抬頭望見對面樓上的窗門突然被人推開,只見老闆娘靜靜地向他招手…

阿寶心想一定是叫門時驚動了她, 但他想起今晚並不是燒臘店老闆落鄉採購之期,因此他亦沒有什麼多想,不過此時老闆娘已走落樓下半開店門,她隱著半身向阿寶招手。阿寶見此便放輕腳步走了過去,老闆娘一手便將他拉入店內,她邊閂門邊對他說:「由於今日生意太好,店裡的燒臘都全賣光了,老闆只好在賀了中秋之後趁著月色下鄉辦貨以便明日開門營業。」

阿寶聽了不禁心中暗喜:「反正自己衣衫盡濕又未能進入葯店,不如今晚在此睡一晚待衣服乾了明朝一早才返葯店。」於是便跟老闆娘一起上樓。

他先把帽子脫下掛在牆上,然後脫去衣褲晾在椅子上,熄了燈火便和老闆娘相擁做起事來…快活完之後摟著老闆娘便睡了過去。

約莫睡至三更時分(約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二人忽被樓下重重的打門聲驚醒,老闆娘高聲問:「誰呀!」樓下答:「是老闆回來!」

阿寶聽後大吃一驚,他沖沖穿回衣褲一臉慌張不知如何是好,反而老闆娘鎮定地指示他跟隨自己一起來到樓下開門。門開了,阿寶乘著烏燈黑火之際趁機躲身大門之後,老闆娘拉著剛踏進門的老闆撒起嬌來,她摟住丈夫的肩膊便邊推他上樓邊問他為什麼早了回來。老闆一邊上樓一邊埋怨說:「我行到中途便遇著落大雨,避過雨後想繼續前行,無奈路途一遍泥濘,我的衣衫濕透不打緊但鞋底粘滿泥槳,真的寸步難行只好折返回來,待早天亮再去吧!」

阿寶趁著他兩夫妻說著話時立即閃身出了店外,老闆娘此時才回來閂門。

阿寶依然回到葯店門外站著,心裡仍是十分害怕,當他回望對面的燒臘店樓上,在燈火掩映之下,只見老闆娘服侍老闆更衣之後,再見他夫妻倆又雙雙對飲起來,他回想起自己剛才與老闆娘相親相愛共枕纏綿的快活,心中又是一陣苦澀味兒,他不忍再看下去。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此刻正是朗月當空銀光瀉地,除了店鋪簷下掛著賀中秋的燈籠隨著徐來的清風晃動外,街上是一片的寥寂,阿寶正無限感懷之際發現對面樓上的窗門又打開了,老闆娘正站在窗前風情萬種地張望,阿寶此時突然想起自己的帽子仍掛在燒臘店樓上房間的牆上,若被老闆察覺可不得了,他便向老闆娘打手勢示意,他用右手猛指著頭頂,但老闆娘搖頭表示不明其意。阿寶於是再用右手虛虛的將頭頂揸了幾揸,左手便平平的劃了一下,意思是上圓下平,即係一頂帽的意思。

老闆娘點一點頭後便關上了窗門,過了很久才見她打開店門向阿寶猛招手,不過阿寶並未見她手上拿有帽子,他困惑地走了過去,驚見老闆娘渾身沾滿血漬,她還對阿保說:「已搞定了啊!」

阿寶便問:「搞定了什麼?」

老闆娘說:「你不是要我殺死他嗎?我已經將他殺了啊!」

原來阿寶做手勢比喻帽子,誰知道因為心急,手勢做得太狠令老闆娘誤會阿寶要她殺死丈夫,一時被熱戀姦情沖昏了腦,她趁丈夫睡得正濃便取出一把屠刀將丈夫的喉嚨劈斷。

阿寶聽完立即上樓只見老闆已死在床上,滿床滿地皆是鮮血,一把閃亮亮的屠刀正放在床前。他十分驚慌,一手取下牆上的帽子,一手推開老闆娘就走,亦不理會老闆娘想向他示愛撒嬌。

阿寶出了門後忽然心生一計,他原本的住家就在離此地十多里路的農村,不如趁天尚未光趕回家裡去。至五更時分(凌晨三至五點)便抵家門,他對父母說:「因與同學中秋夜步月,行行重行行不知不覺間行到家門,所以順便看看爹娘。」父母十分歡喜,阿寶趁機住在鄉下打算事情平息才回去葯店。

再講燒臘店隔離街有一個皮鞋匠,他一向垂涎燒臘店老闆娘的美色,他每次來到燒臘店買肉買酒,都會乘機調笑一下老闆娘,但老闆娘從來都是黑著臉兒。

這晚,燒臘店老闆落鄉經過皮鞋匠門外時,他倆曾經交談了一會,及至三更夢迴,皮鞋匠忽然生了歪念,心想:「為何不趁老闆不在家的時候去勾搭一下老闆娘呢?」

皮鞋悄悄地來到燒臘店,見店的大門打開了,他內心感到有些奇怪,但還是偷偷地潛上樓去。上到樓後看見房內亮著燈火,當他伸頭入去一看,看見老闆娘坐在床邊哭泣,他再仔細的看,只見一地是血,老闆的頭只屌在頸上,死狀十分可佈。皮鞋匠見此情況嚇得大叫一聲,然後轉身便走,他的叫聲驚動了老闆娘。

老闆娘當時正徬徨無計,她一見皮鞋匠逃走便人急智生,立即拿起洗面盆及那把殺人刀敲打起來,她一邊敲打面盆一邊大叫:「殺人呀!殺人呀!」霎時間驚動了街坊鄰里紛紛開門張望,他們見老闆娘追著皮鞋匠一直奔跑,眾人於是立即抓住皮鞋匠再走到燒臘店,只見老闆已死在床上,當下便不由分說將皮鞋匠綁起帶同老闆娘一起報官去。

縣令當晚立即升堂審理,眾口一詞都說皮鞋匠上門圖姦,同時殺死燒臘店老闆,而且有街坊做証,証明老闆落鄉時曾經與皮鞋匠交談過,眾街坊亦以為燒臘店老闆已下鄉去了,皮鞋匠一定是趁老闆娘丈夫不在家遂上門圖姦。

老闆娘也說:「丈夫的確落了鄉,只因下大雨才轉了回來,又喝了些酒解寒而後才入睡。」又說:「皮鞋匠半夜闖進店內,他手拿一把刀想要迫姦,因我不依從,同時想叫醒丈夫,可是皮鞋匠則持刀將丈夫殺死。」

兇器是燒臘店屠刀,這亦是好合理的,因為屠刀就放在樓下,皮鞋匠撬門入店後順手拿起屠刀,這亦是很合理的推算。

這案子可謂人証物証俱全,雖然皮鞋匠一直大呼寃枉,但被用刑之後,只好承認殺人,劃柙後被上了腳鐐手扣發下死牢,縣令一方面備了文案呈報上司,犯人一方面等待秋後處決!

那知縣審完皮鞋匠殺人案之後,過了一夜,忽然心裡十分不安,他命人把皮鞋匠提了出來,只見他衣褲並無一絲血漬,再看他的鞋,連鞋底都沒有一點血污,於是對刑名師爺(官署中掌理文書工作的人)說:「這件案有可疑,應該重審!」跟著吩咐衙差向燒臘店左鄰右里查問,看看有什麼不尋常之處。

一查之下,知道阿寶已失踪了二日,連葯店老闆即係阿保的族叔也不知他身在何處,只知道他中秋節夜約了同學去步月,第二天亦不見他回來。

衙差再去夜塾向阿保的同學查詢,同學都說出門走了一會便遇到落大雨,於是大家都離去了,離去的時候仍未到二更。

有鄰里說:「阿寶生得眉清目秀十分俊俏,一向與燒臘店老闆娘眉來眼去……」

有了這些疑點,縣令立即下令派差役到阿寶鄉下查問他的父母。

差役去到鄉下見阿寶居然在家裡,再一問,阿寶便說是步月至路途遙遠,因此就回家去,回到家時已接近五更天。

由於阿寶口供與同學的不符,於是便將阿寶連同他的父母一起帶回縣衙開堂重審。

不用動刑阿寶便已一一如實招供,老闆娘見此亦不再申辯,她只能哭著認罪,於是這宗殺夫案才正式審結。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还争着去押送?专家:人性丑恶的一面- 看看头条_中华网

老闆娘自當問斬;皮嬌肉嫩的阿寶則被杖打八十作為貪淫之報,他當場被打得皮開肉綻呼爹喊娘,之後,發回鄉下交保正(一保之長相當於現今的村長、里長)嚴加看管。

至於那皮鞋匠雖然沒有犯下殺人之罪,但意圖姦淫行為不軌,之前雖曾用過大刑並關進死牢,但如今亦再被重打八十,打的他血流骨折,死而復甦, 之後才被釋放歸家。

案情大白轟動全縣,但是事情 仍未完結…

縣令宅心仁厚,他見燒臘店老闆死得寃枉又後繼無人,於是下令將燒臘店收入官府發賣,最後將所得作為老闆的殮葬費,同時亦延請僧人道士打齋超渡他的亡魂。

燒臘店樓房由於是凶宅所以只能以賤價而沽,新樓主因樓上有兇殺冤魂,所以隨俗例聘匠人將屋瓦揭開讓樓房曬了三日太陽,一方面亦打齋超渡。

但當屋瓦被揭開後,一眾工匠嘩然起哄,原來在中樑正中被人挖開一個洞孔,孔內裝載了一個木人,木人的頸上被人用朱沙劃了一條紅線,看起來就像燒臘店老闆被人割頸一般模樣。

工匠將木人取下,一時間又驚動了鄰里,各人將木人傳來傳去審視一番所以亦驚動了街坊保甲(古代基層保安隊長),保甲主張立刻報官。木人呈到知縣手上,知縣心中明白這是木匠厭勝之術。

當時做官的人除了熟讀四書五經(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外,還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以應酬官紳,除此之外尚有兩本書一定會讀,一本是洗冤錄,這是中國古代的法醫學,書裡專門講及如何檢驗屍體以及附錄了種種奇冤案例,怎樣憑驗屍破案…

另一本便是魯班經,坊間的魯班經只得「吉祥」厭勝,但是抄本的魯班經就有「不祥」厭勝,即是害人的方術,做官的讀了就可以預防。

 

知縣見這厭勝太兇狠了,是詛咒人家謀殺親夫的厭勝,當下便問保甲燒臘店樓房是哪一年建造?是誰造的?

保甲便說出一件人人皆知的事:燒臘店原本只得一層,當年老闆仍未娶妻,就憑媒說合用五十両白銀聘了一名窮家女子為妻(即今日的老闆娘),並且擇日迎娶,因為娶親所以聘請木匠在原店之上加蓋一層作為新房。

但那位木匠喜歡賭博,他拿了工料錢之後遲遲也沒有動工,而迎娶的日子則愈來愈近,燒臘店老闆去找木匠,終於在賭場把木匠找了出來,將木匠打了一頓,並限令他第二日就要動工。

燒臘店老闆身材高大而且孔武有力,木匠十分害怕,但是又沒有本錢動工,甚感徬徨之際賭場老闆便提出借錢給他,不過,要求木匠將妻子讓他一年。

原來木匠的妻子有幾分姿色,賭場老闆對她垂涎已久,叫人帶木匠賭博本來就係伺機打他老婆主意。木匠情急起來只好答允賭場老闆要求將妻讓他一年。

不過,當木匠回到家裡向妻子説明原委,妻子卻死也不肯應承,當晚木匠妻子便悄悄地懸樑自盡了。

第二天,木匠見妻子自殺死了便手忙腳亂地處理妻子後事,誰知燒臘店老闆仍迫著他要立刻動工,兩人一時爭論起來,燒臘店老闆當眾打了木匠幾拳,木匠的行家見此情況便丈義幫忙替木匠動工建房。

知縣聽了保甲之言後,心中痛恨那些施厭勝術者的狠毒,便下令捉拿建造房子的木匠歸案,那個木匠見事情敗露,一早便逃亡外地。

那時的律例,凡是以巫蠱之術害人者會被視為妖人,可以被問重罪。

一年之後,秋決之期到了,知縣仁厚心慈,先稟報上司又上稟刑部,請寬限處決燒臘店老闆娘,因仍有厭勝妖人尚未捉拿歸案,刑部批覆限期一年捉拿妖人,就在此時,木匠因為此事日夜不安深感內疚而自己回來投案。一審之下,原來他並不懂得什麼厭勝之術,只是當時有一位老木工因為覺得燒臘店老闆欺人太甚,連木匠妻子自盡而死亦無同情之心,於是便佈下狠毒厭勝。

知縣將事情反覆推敲,覺得木匠亦十分可憐,整件案只怪賭場老闆,於是下令將他捉拿。

在公堂上,賭場老闆首先被重重的打了一頓板子然後再戴上枷鎖在衙門之前示眾三日,又備了公文將事情始末向上級呈報,同時只判了木匠一年監禁,可謂法外施仁重輕發落。

那個賭場老闆平日聲色犬馬,身體早已被淘空了,而且他又有鴉片毒癮,兼且又被嚴刑杖責再擔枷示眾,身體如何抵受得了,只過了一天便一命嗚呼!

⭣示意圖,圖片中人與本故事無關

有其他開賭場的人見此便使了些銀子向上控告新安知縣濫刑,所以知縣做官的前程就受到影響,直至十多年之後他才升任為知州(六品)。 不久之後他便辭官歸故里過著優悠歲月的日子,這位前知縣對厭勝之術言之鑿鑿,這個故事就作為家訓代代相傳了。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自網絡

2023年7月29日初稿

2025年3月1日增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ung 的頭像
    chung

    色老頭的家 (18+部落格)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